氢储能有望成为长时和可时空转移类储能的竞争性技术路线

随着水电解制氢和燃料电池设备价格的下降及效率的提升,氢储能有望成为长时、长周期储能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在工商业园区、“孤岛”微网等场景下的电氢耦合应用项目,具有一定的意义。
氢气的消纳途径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重点,涉及到很多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尤其是微网类岛屿或者产业园区。
基于“电-氢-电”过程,氢储能系统包括制氢、储氢、发电三部分。氢储能经济性主要取决于储能成本和能源套利,其中储能成本和转换效率是氢储能形成竞争力的关键。
氢储能“电-氢-电”过程涉及2 次能量转换,其效率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很关键,且也难以形成绝对竞争力。随着技术发展,PEM水电解制氢设备和燃料电池设备价格下降空间较大,效率也有一定提升空间。
氢储能的优势领域为长时储能,考虑到氢储能可基于时空转移去用于支撑电网跨时空电量平衡,所以其时长建议不宜低于4 h。
Notes:
一个有趣的研究:专家研究了规模化电化学储能LCOES(未考虑土建、安装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LCOES 在0.6~1.2 元/kWh(2~5 h 时长),并且随着储能时长的增加LCOES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拐点位于4 hours。
Notes:
专家认为制氢系统的价格还可以下降70%。按照2022年~2025年,锂电池储能系统的价格走势,确实是很有可能的。
PS:规模化氢储能经济性分析参考资料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新能源与配网生态圈RD Eco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