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醇行业前景渐明:3家入局企业产能加码

香橙会研究院
氢能行业周报及点评
(0630-0706)
本周关键词
金风科技和吉电股份绿醇项目纷纷加码
大安吉电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预计7月下旬产出首批绿氨
大安吉电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吉林省“氢动吉林”行动的启动项目,该项目由国家电投集团吉电股份公司出资建设,目前建设已进入尾声,正在进行设备联调联试阶段,预计7月下旬产出首批绿氨。
吉电梨树2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绿色甲醇项目第一批(服务)招标
6月30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项目招标。项目制氢规模0.975万吨/年(24台套1000Nm3/h的碱液电解槽、2台套2000Nm3/h的碱液电解槽、8台套500Nm3/h的PEM电解槽),合成甲醇规模19.72万吨/年。项目整体进度:2025年8月开工,计划工期24个月。
金风兴安盟绿色甲醇项目扩大至85万吨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正式公示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变更备案通过,将原规划的50万吨绿色甲醇年产能大幅提升至85万吨,扩产幅度达70%。 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大规模风电绿甲醇一体化基地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本周,吉利“亿吨级绿色甲醇项目”被撤销的消息甚嚣尘上,一时引来一波对风光氢氨醇项目的质疑。
其实一个项目备案期也就2年,没开工即要被撤销,迄今为止我国有800多个绿氢项目备案,有些项目撤销是难免,没必要大惊小怪的。更不说有些项目一看规模就不像是真正能干成的项目。
另一边,今年两大投产的代表性项目,一个是金风科技,将项目由50万吨规模扩大到85万吨,扩产幅度达70%;另一个吉电股份,大安项目7月底投产,相邻的另一个项目吉电榆树项目就准备8月份开工。
每周一图
全国首条跨省绿氢管道内蒙古段获批
近日,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消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内蒙古段)正式获批,由中石化新星(内蒙古)西氢东送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据了解,该输氢管道示范工程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等5个省级行政区,管道全长约1145km,管道近期设计输量为10万吨/年(合126840m3 /h),远期规划输量为50万吨/年(合 634200m3/h)。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这个输氢管道早在年初就说要开工,一直没等到明确的信号。时至年中,内蒙古段方面倒是传出获批的信息。
绿氢/醇/氨/SAF行业研究
【重大项目进展】
1、海南洋浦港完成首单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7月1日,中国海油化学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有机垃圾为原料绿色甲醇产品在富岛公司装车启运,实现商业化交付。

7月2日,我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海南省洋浦港,并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中海油在海南东方市富海区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绿醇项目已经投产,年产绿醇5000吨/年。
2、明阳氢能与Kaztechgas签署中哈首单绿氢项目
7月2日,北京明阳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 Kaztechgas 公司正式签署哈萨克斯坦成套制氢项目供货合同。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Kaztechgas 是一家哈萨克斯坦专业工业气体供应商,在工业特种气体的生产和供应方面具有专业的区域优势,于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广泛的客户基础。
3、中煤鄂尔多斯绿色甲醇项目制氢电源招标
7月1日,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煤鄂能化10万吨/年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技术示范项目,建设资金已落实,项目所需IGBT制氢电源、晶闸管制氢电源公开采购。
【签约】
香港船东太平洋航运签署绿色甲醇采购协议
近日,中国香港干散货船东太平洋航运(Pacific Basin)宣布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以扩大公司获取绿色甲醇船用燃料的渠道。根据该协议,香港中华煤气公司将向太平洋航运供应经ISCC欧盟、ISCC PLUS和/或为遵守全球和区域海运排放法规所需的其他国际标准认证的绿色甲醇。
香橙会研究院点评:上港集团今年上半年加注的两次船用绿醇,即来自香港中华煤气。此次中华煤气跟香港船东太平洋航运签约,即意味着新增了船用绿醇的消纳渠道。
据香港中华煤气公司常务董事黄维义介绍,公司将扩大绿色甲醇产能,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华煤气内蒙古厂房的年产能将从10万吨增加到15万吨。此外,中华煤气也计划在内地兴建多个绿色甲醇生产厂房,目标是将总年产能提升至100万吨。
转自微信公众号:香橙会研究院